全要素智能配煤系统
2014年申请并获得山西省“十二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批准立项,项目编号MJH—201402,项目名称“精细化智能配煤系统开发与工程示范”,由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煤化所、太原理工大学、汾渭信息共同承担,其中项目的数据统计分析、软件集成开发及维护运营由汾渭负责。 本项目于2017年12月完成,2019年获得山西省科学进步一等奖。

立即进入
立即进入
价值体现
04
建立了中国最全面的煤矿煤质数据库
产品产率预测
系统可以预测成焦率、焦油、硫铵、粗苯、焦炉煤气等化产品的吨焦单位产率、以及焦炭粒度分级比例。输入各产品价格后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吨焦收益05
引入了焦炉炉型、捣固密度、结焦时间、水份、细度等工艺参数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分组定量使用32个煤质参数,准确预测其炼焦结果。当粘结性不足不能成焦时,系统仍可计算出其对焦炭质量的贡献;以同一煤种在煤质、价格及热强度等的基础上进行评价排序
03
产品产率预测
系统可以预测成焦率、焦油、硫铵、粗苯、焦炉煤气等化产品的吨焦单位产率、以及焦炭粒度分级比例。输入各产品价格后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吨焦收益05
加入了煤中不同形态硫及碱金属相互作用下的硫转化研究成果
分组定量使用32个煤质参数,准确预测其炼焦结果。当粘结性不足不能成焦时,系统仍可计算出其对焦炭质量的贡献;以同一煤种在煤质、价格及热强度等的基础上进行评价排序
02
产品产率预测
系统可以预测成焦率、焦油、硫铵、粗苯、焦炉煤气等化产品的吨焦单位产率、以及焦炭粒度分级比例。输入各产品价格后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吨焦收益05
引入了灰成分中碱金属、煤岩组分、成煤期对热强度的影响因素
分组定量使用32个煤质参数,准确预测其炼焦结果。当粘结性不足不能成焦时,系统仍可计算出其对焦炭质量的贡献;以同一煤种在煤质、价格及热强度等的基础上进行评价排序
01
全要素智能配煤系统
T4.0
登录试用入口
核心功能
定量使用32个煤质参数,准确预测其炼焦结果。当粘结性不足不能成焦时,系统仍可计算出其对焦炭质量的贡献;以同一煤种在煤质、价格及热强度等的基础上进行评价排序
单种煤成焦预测及排序
分组定量使用32个煤质参数,准确预测其炼焦结果。当粘结性不足不能成焦时,系统仍可计算出其对焦炭质量的贡献;以同一煤种在煤质、价格及热强度等的基础上进行评价排序
煤源性价比排序
在设定目标质量的前提下,将拟进行排序的所有煤源在一定的质量互补、价格支撑下,选出目前条件下的性价比最优方案,并根据方案比例确定其性价比排名
产品产率预测
系统可以预测成焦率、焦油、硫铵、粗苯、焦炉煤气等化产品的吨焦单位产率、以及焦炭粒度分级比例。输入各产品价格后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吨焦收益
最低成本配煤优化
企业设定焦炭产品质量要求,系统进行自动计算和匹配,并提供满足焦炭质量标准的最低成本配煤方案
焦炭质量正向预测
针对不同炉型、不同工艺,对现有配煤方案进行计算,准确预测焦炭质量:灰分、硫分、冷态强度、热态强度
荣誉资质与知识产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