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电网报消息,近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的“中国角”中,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主办的“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主题边会上,《全球分时分区电碳因子巴西倡议》(以下简称“巴西倡议”)面向全球发布。

这项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携手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51家国际机构与企业共同发起的倡议,与全球权威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 Protocol)的修订方向高度协同,旨在通过分时分区的精细化核算,解决传统年度平均因子无法体现清洁电力实时低碳价值的难题。

作为对中国“双碳”目标的务实践行,这一全球首发倡议填补了分时分区电碳因子应用领域的国际空白,为全球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注入中国方案与智慧。“‘巴西倡议’富有远见,将对加速能源系统的脱碳进程起到重要作用。”世界资源研究所巴西办公室气候部门主任卡伦·西尔弗伍德·科普说。

在国家电网公司的推动下,目前分时分区电碳因子已经在江苏、湖北、山东、安徽、浙江等多个省份推广。制造业大省江苏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传统高碳行业面临较大减排压力和“绿色转身”的迫切需求。国网江苏电力建成国内首个全区域、全时段、全场景覆盖的电碳因子数据体系,于今年在江苏上千家企业试点应用,预计可消纳清洁电力12.6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05万吨。

从理论建模到试点应用,“巴西倡议”构建了一个以《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原则为基石、汇聚全球顶尖力量的开放合作平台。“巴西倡议”参与各方深度协作,推动分时分区电碳因子在全球范围内研究互信、数据互认、方法互鉴。电碳因子将不再是静态的核算参数,而是成为引导电力资源配置、激励可再生能源消纳、赋能用户侧绿色转型的动态“价值信号”和环境责任“公平标尺”。

中国煤炭资源网出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trl+回车 发表评论

empty无内容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