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联最新发布的《CECI指数分析周报》(2025年第42期)显示,本周火电企业电煤日耗“北增南稳”,随着北方地区全部启动集中供暖,电厂供热量大幅增加,带动电厂整体日耗环比略有增长。

根据中电联电力行业燃料统计数据,本周(11月7日至11月13日,下同),纳入统计的燃煤发电企业日均发电量环比(10月31日至11月6日,下同)增长2.7%,其中华中区域环比增长12.0%,同比减少6.9%;日均供热量809万吉焦,环比增长25.9%,同比增长15.8%。日均耗煤量环比增长2.6%,同比减少7.1%。其中海路运输电厂日均发电量环比增长2.9%,同比减少1.1%;日均供热量环比增长14.0%,同比增长12.5%。电厂库存量环比持续增长,截至11月13日,电厂存煤量较11月6日增长287万吨;电厂库存可用天数较11月6日增长0.9天。

中电联表示,整体来看,本周,随着供暖扩大带动耗煤量小幅增长,然而整体需求仍处低位。市场整体呈现“供需两弱,情绪降温”格局。产地坑口价格因投机采购减少普遍回落,港口价格则在发运成本支撑下先涨后稳。本周港口市场供需正处于脆弱平衡点,市场在冬季供不应求的强烈预期下情绪高涨,但当前实际需求释放有限,“强预期”与“弱现实”的激烈博弈,导致价格在高位陷入僵持。

产地方面,本周主产地多数煤矿生产正常,整体供应稳定。市场情绪从周初的积极转为谨慎观望,煤矿销售情况转弱,价格稳中伴有小幅回调。贸易商采购节奏明显放缓,但化工、冶金等非电行业仍有刚性补库需求形成支撑。

港口方面,本周港口市场呈现“高位僵持,博弈加剧”特征。价格在周初冲高后动能减弱,买卖双方因对后市判断分歧而陷入拉锯,整体交投活跃度下降。港口库存缓慢累积,周环比有所增加,但未达到高位水平。电厂库存明显增加,单周提升幅度达近期高位。目前,高煤价抑制了大部分非刚性需求,终端用户仅维持必需采购,现货市场成交极为冷淡。而市场情绪明显分化,博弈激烈,一部分贸易商获利了结,另一部分持货观望等待冬季需求。

进口煤方面,本周进口煤市场整体呈现“价格稳中偏强,成交明显下降”特征,市场情绪在前期高涨后有所降温,买卖双方陷入观望。外盘报价稳中偏强,但涨势放缓。受前期内贸煤价上涨的刺激,海外矿方挺价情绪较强,印尼低卡煤和澳洲高卡煤报价均小幅上涨。随着内贸市场涨幅收窄,进口市场的看涨情绪降温,叠加沿海电厂日耗提升不明显且库存充足,终端用户采购节奏放缓。现货市场采购流标现象增多,电厂对高价资源接受度低,实际成交量环比明显减少。

根据中电联电力行业燃料统计,截至11月13日,纳入统计的发电集团燃煤电厂本月累计发电量同比下降5%,本年累计发电量同比下降3.5%。燃煤电厂耗煤量本月累计同比下降5.8%,本年累计同比下降4.3%。燃煤电厂煤炭库存低于去年同期378万吨,库存可用天数低于上年同期0.2天。

展望后期,尽管冷空气来临将拉升供暖需求,且部分低库存电厂仍有补库刚需,但终端采购意愿与贸易商出货意愿的博弈加剧。

中电联分析称,综合判断,短期内市场更可能进入博弈阶段,煤价或将呈现僵持弱稳的走势。

中电联建议,一是需密切关注相关政策执行及气温变化对供需格局的实质影响。二是当前已进入“迎峰度冬”保供阶段,建议加强库存动态监控,设定安全库存下限和预警库存上限,实施精准的现货采购与库存动态平衡。三是坚持并优化“长协压舱石”作用,以长协兑现为主,现货补给为辅。四是加强研判并系统梳理本年度的长协执行情况,做好下一年度的合同谈判对接工作。

中国煤炭资源网出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trl+回车 发表评论

empty无内容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