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包铁路扩能改造完成 年运输能力提升约750万吨
- 综合
- 陆运
- 全国
- 煤炭
中国煤炭资源网字数 592阅读数10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消息,11月14日,唐包铁路平地泉站新建临修库建成投用,标志着唐包铁路兴和西站至十八台站扩能改造工程顺利竣工,“西煤东运”大通道能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唐包铁路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通道,也是继大秦铁路、朔黄铁路之后的第三条能源大通道,西起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穿越阴山、燕山山脉,最终抵达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港,线路全长1017.8公里,是国家一级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120公里。
作为内蒙古中西部煤炭运输主要通道,唐包铁路近年来运量呈稳定增长态势,年货运能力已突破2亿吨,其中煤炭运输占比超80%,保障京津冀、华东、华南的80余家电厂和30余家省级发电集团的能源需求,尤其在迎峰度夏、冬季供暖等关键时期始终高效运转,成为保障民生“温度”的重要基石。
随着“蒙煤外运”需求激增,唐包铁路既有站到发线数量、整备及存车功能无法满足列车通行效率,为更好地服务蒙西地区至河北、环渤海湾港口间的货物交流,铁路部门于2024年9月启动兴和西站至十八台站扩能改造工程。
据悉,此次扩能改造,主要是增开平地泉站、升级兴和西站、调整马盖图至十八台区间供电设施。共计挖填土石方120万方、新建大中桥2座、配套C80货车整备基地1座、新增到发线9条、整备线2条、存车线4条、临修线2条、改扩建涵洞18座,铺设钢轨29.9公里、单开道岔57组。
本次扩能改造打通了唐包铁路运输堵点,关键区段C80重型货车整备效率提升30%以上,全线年运输能力提升约750万吨,为“蒙煤外运”提供更加稳定的运力支撑,对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推进内蒙古能源基地与环渤海经济圈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