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贝伦大会开幕 呼吁合作应对气候危机
- 可持续性
- 国际
- 宏观
- 碳
中国煤炭资源网字数 985阅读数6
据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10日在巴西北部城市贝伦开幕。本届大会处在《巴黎协定》由谈判进入全面实施的重要节点,对气候变化多边进程至关重要,但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推高全球清洁能源转型成本,给未来十年气候行动造成重大障碍。大会聚焦多项重要气候议题,呼吁全球携手为应对气候危机寻找共同解决方案,加速减少排放,增强气候韧性,推动包容、公正的转型。
当天上午,上届大会(COP29)主席穆赫塔尔·巴巴耶夫宣布大会开幕,并根据议程宣布巴西资深外交官安德烈·科雷亚·多拉戈担任COP30主席。多拉戈表示,多边主义无疑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正确道路,希望本次大会能够推动气候行动融入经济活动、创造就业,成为一场真正落实行动的大会。
本届大会重点之一是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按照《巴黎协定》,各国需在今年提交新一轮、更具雄心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此外,本届大会将致力于推动战略转型,与会代表将推进实现气候融资目标,采取新措施支持各国适应气候变化,并加快实现公正转型。
《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应对气候危机仍然征途漫漫,在减少排放和增强韧性这两方面,全球必须以更快速度奋力前进。他同时强调,各方必须就落实包容、公正转型的具体步骤达成共识,将愿景转化为行动。
主办方早前指出,本届大会将主要关注三个优先事项:加强多边主义和《公约》下的气候机制;将气候机制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实体经济联系起来;加快落实《巴黎协定》。
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除积极参与各项正式议程外,位于会场内的“中国角”将举办多场活动,从不同角度展示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和成果。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提到,中国希望这次会议为下一个十年的全球气候治理指明方向、创造条件。希望发达国家落实其率先减排和出资的义务,承担起应对气候变化应尽的义务。
今年9月,我国宣布了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其中提出,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争做得更好。这标志着我国从聚焦二氧化碳到覆盖全温室气体、从控强度到降总量的重大跨越。
夏应显表示,据测算,我国到2035年的温室气体净排放比峰值下降绝对量将超过1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远超发达国家经济体历史同期水平,体现了前所未有的雄心和力度,展现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的坚定决心。
本次大会将于本月21日闭幕,吸引来自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国际组织代表、科学家、企业家、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代表等参会。美国政府日前确认将不派遣任何高级别官员出席会议,这是美国30年来首次缺席联合国气候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