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钢铁行业一直被视为韩国制造业的支柱产业。然而,韩国钢铁行业却在持续恶化,面对出口暴跌、全球供应过剩和国内需求疲软的境况,韩国政府近日推出了一项全面的行业发展战略。

在11月4日的一场部长会议上,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公布了其《钢铁行业发展计划》(Steel Industry Advancement Plan),该方案以设施重组、贸易应对、高附加值和人工智能驱动创新以及绿色转型等四大支柱为基础。

韩国政府将竞争力下降的产品螺纹钢列为产能过剩钢铁类目中重点减产的目标。当局计划鼓励自愿重组,同时考虑税收和监管激励措施。

对于结构钢和钢管等其他产品,拥有自身重组计划的企业可能会被指定为优先产业危机响应者,从而予以支持。

对于热轧、冷轧和镀锌钢板等产品,韩国政府将首先着手解决进口增长问题,然后再考虑逐步减产。电工钢和特钢等高附加值产品则将获得更大的研发支持。

为应对不断上升的如美国征收50%钢铁关税以及欧盟审查关税配额等出口壁垒,韩国政府将加强双边磋商。

韩国政府还承诺落实9月份宣布的5700亿韩元支持计划,其中包括4000亿韩元的出口供应链担保、1500亿韩元的贴息和200亿韩元的紧急贷款。

为遏制不公平进口商品的涌入,韩国政府将加大力度打击原产地造假,完善贸易救济程序,强制执行钢厂检测证书制度,并更新反倾销规避措施。

此外,韩国政府还将推出一项2000亿韩元的特种碳钢研发路线图,用于造船、汽车、国防和航空航天等行业。目标是到2030年将韩国特种钢产量在全球的份额提升至20%。

韩国政府还计划通过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生产流程,并开发专门针对钢铁行业的人工智能模型,推动钢铁制造领域的创新。同时,将推进一项8100亿韩元的“韩式氢能炼钢示范项目”。

不过,有批评人士认为该《钢铁行业发展计划》缺乏有效性,因为它忽略了钢铁行业迫切需要降低工业用电价格的要求,并将结构调整的自主权留给了钢铁行业。

“如果没有更低的电价,从根本上提高盈利能力仍然困难重重。” 韩国媒体援引业内人士的话称。

此外,人们还担心,螺纹钢行业的重组可能会不成比例地损害小型供应商,而非大型企业。螺纹钢行业的技术壁垒较低,有许多中小型钢铁企业参与其中。

中国煤炭资源网出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trl+回车 发表评论

empty无内容
点赞
收藏